1、发生工伤后如何申请停工留薪
发生工伤后,职工或其近亲属应准时向所在单位提出停工留薪的申请,具体申请步骤虽可能因区域而异,但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职工需在指定医院或医疗机构同意治疗,并由该机构出具诊断证明。
2.职工或其近亲属需将诊断证明报送用人单位,申请确定停工留薪期。在此过程中,用人单位应依据诊断证明,参照有关规定确定停工留薪期,并书面公告工伤职工本人。
3.若工伤职工对用人单位确定的停工留薪期有异议,可向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提出申请,需要重新确定停工留薪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工伤保险条例》并未明确规定停工留薪期的具体确定程序,但职工或其近亲属应积极与用人单位交流,确保自己权益得到保障。
2、停工留薪期与工亡补助金关系
法律快车提醒,停工留薪期与工亡补助金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1.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近亲属不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
这意味着,停工留薪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工伤职工近亲属是不是享有获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权利。
2.在实质状况中,因为停工留薪期的确定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致使工伤职工近亲属在申请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时可能面临困难。
3.法院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因此,对于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来讲,知道停工留薪期的有关规定并积极参与其确定过程至关要紧。